用氯化钙作为叶面喷施肥对农作物补钙效果
喷施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对番茄产量构成因素有一定的影响,可提高番茄产量。
1. 可提高番茄的单果重。初花期+出果期喷施可增加番茄的单果重;
2. 可提高番茄单株产量。番茄单株产量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1%氯化钙喷施番茄单株产量较0.2%氯化钙喷施番茄单株增产量11%;喷施期间对番茄单株产量影响不同,初花期加初果期喷施比盛果期喷施增产35.6%;各处理组合间差异显著。
3. 能增加番茄单株结果数,通过分析可知,番茄单株结果个数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不通喷施时期对番茄单株结果个数影响不同,其中初花期+初果期喷施喷施番茄单株结果数比盛果期喷施单株结果数增加1.19个/株;处理间差异较大,其中,1%氯化钙初花期+初果期喷施处理组合番茄单株结果数为4.6个/株,较0.2%氯化钙盛果期喷施处理组合相对比增加1.5个/株
4.能提高番茄产量。随着喷施浓度的提高,番茄的产量也随之提高,1%氯化钙喷施处理比0.2%氯化钙喷施增产3.9%;喷施时期对番茄产量影响不同,初花期+初果期喷施处理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非常显著水平。
生产喷施肥用原料二水粉末氯化钙,产品无杂质、无结块、融水性效果好,欢迎致电详询!
正确认识含氯化肥
化肥按其所含的营养元素不同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复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等。微量元素(微量养分):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但相对来说是少量的元素,例如硼、锰、铁、锌、铜、钼等。微量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的含量甚微,但是,它们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是的。微量营养元素不像大量营养元素中的氮、磷那样,几乎所有农田都需要施用,只有在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的土壤上施用,才能奏效。而且,不同作物对微量营养元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对微量元素肥料的反应也不相同。钙肥主要有硫酸钙、氯化钙、销酸钙,可以作基肥以及叶面喷施用。
氯元素的作用氯元素是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其本身并不是有害元素
1、维持细胞渗透压,保持电荷平衡。在干旱条件下,能减少植物丢失水分,从而提高作物的抗旱性。
2、参与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氯作为锰的辅助因子参与水的光解反应。
3、调节气孔运动,增强作物抗旱能力。 氯对气孔的开张相关闭有调节作用。缺氯时,很多作物的气孔就不能自如的开关,而导致水分过多的损失。
4、提高作物体内酶的活性,促进氮的代谢。氯化物能提高利用谷氨酰胺为底物的天冬酰胺合成酶,促进天冬酰胺和谷氨酸的合成,这表明氯在氮素代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5、抑制病害发生。据报道,目前至少有10种作物的15个品种,其叶部、根部病害可通过增施含氯肥料,使其严重程度明显减轻。
6、促进纤维伸长。对于棉花等纤维作物,氯能够促进其纤维的长度和韧度。
正确认识并了解含氯离子化肥的优缺点
氯元素也是作物必须的营养元素,其需求量仅次于硫,而高于其他微量元素。一般植物体内含氯量,0.2-2.0%(干物质),可高达10%。由于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地壳含氯0.05%,降水、灌溉、农家肥、化肥中都含有氯元素。所以作物比较容易获得氯,从而不会表现出缺氯症状。所谓的作物“忌氯”,更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作物对氯的“敏感性”不同表现。
氯化钙
英文名称:calcium chloride
含量:74% & 94%
包装:25kg & 吨包
执行标准:GB/T 26520-2011
外观:白色固体,多孔块状(即蜂窝状)、球状或者粉末。
物理性质:味微苦,无臭,水溶液为无色。
副产盐酸生产氯化钙的工艺是利用副产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溶液,然后将氯化钙溶液直接喷雾造粒生成二水球状氯化钙或无水球状氯化钙。工艺生产装置包括原料液制备装置及蒸发造粒干燥装置。
副产盐酸生产氯化钙工艺流程:
用加料铲车将石灰石加入反应池,同时将盐酸废液加入,反应完成液靠溢流到中和搅拌槽中,将生石灰加入消化机中进行石灰消化生成石灰乳,用灰乳泵打入灰乳计量槽,经计量后加入中和搅拌槽中,除去反应完成液中的重金属离子以及进行PH值调节,中和后的混浊液泵送去澄清池,澄清池上清液送入板框压滤机进行压滤,压滤后的清液进入清液储槽,用清液泵送去蒸发干燥造粒。滤饼送去渣场。